学校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市。学校创建于1919年,1958年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 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九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2个,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并设有1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会计学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5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800余人,普通本专科学生2.3万余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条件,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77.36万册,电子图书10500GB。固定资产14.6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6人,教师中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和省部级优秀专家162人,教授、副教授69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59人,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现有1个国家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工科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3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2门,出版教材13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加强学研产合作,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研究与成果推广相协调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2个。近三年累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在内的各类科技项目1632项,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申报专利306项,授权109项,专利授权数量连续七年位居甘肃高校首位,并进入全国高校前60名,多次获得“甘肃省企事业专利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EI收录论文分列全国高校第90位和第75位。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学校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和“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称号。
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学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使学校成为全国第27所为军队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和师生互派交流关系,每年接待和派出的访问学者达100余人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的高校学习。我校是招收海外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甘肃高校第一,学校多次荣获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为实现在建校100周年之际,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流体机械及工程博士点,并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气动力学、工程力学、热工学和流体机械等理论为基础,培养新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能够从事风能、动力工程及太阳能利用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系统、相关科研院所及有关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及太阳能利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管理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主要理论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机械设计基础、新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原理、风力机设计理论及方法、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检测与控制、风力发电场、风电场的运行与管理、太阳能利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流体控制工程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冶金、新能源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控制、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专业设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所在的电气工程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设有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业有色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主要课程:电路、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微处理器等)、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另设若干专业方向课程。
一、学校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法学、英语、日语等专业。
二、专升本招生总体情况
2014年我校计划在酒泉校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160名。学制共五年(专科+本科)。
三、毕业及就业情况
1.多年来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我校培养的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受到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2.我校酒泉校区毕业生毕业时颁发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与校本部毕业证书没有区别。
3. 我校酒泉校区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校本部毕业生同等。
兰州理工大学二O一四年专升本招生情况介绍
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201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实施办法》(甘招委发[2013]40号)的通知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2014年我校将在酒泉校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180名。现将报名、考试、招生计划、公共课及专业课考试大纲等具体事项介绍如下:
一、报名
1、报名条件:
省内普通高等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按国家计划招收的2014年普通专科(高职)应届毕业生,省内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退役士兵,均可报名。
2、报名日期:2014年3月6日至7日,逾期一律不予补报。
3、报名办法:
1)、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在毕业学校招生办公室领取《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报名表》,毕业学校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后,会同身份证、毕业学校证明、当年被录取院校《录取新生简明登记表》复印件,以院校为单位集体到我校报名;
2)、要求所报考的本科专业要与所学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具体参见招生计划表);
3)、报名时须交二寸正面免冠照片五张,交报名费75元;
4)、2014年3月15日各报名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凭学校介绍信在我校招生办领取准考证并将准考证保存到考试前三天发给学生;
4、报名地点:兰州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8号楼401房间)。
二、考试
1、考试科目:
公共课为计算机(理工农医类)、英语,每科满分为150分,专业课二门满分为200分。
2、考试时间:(北京时间)
全省统考时间为2014年3月22日至23日,具体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安排如下:
日期
时间 科目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上 午
9:00---11:00
计算机
专业课
体 检
8:00-12:00
下 午
15:00--17:00
英 语
体 检
14:30-18:00
体 检
14:30-18:00
3、考试地点:具体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三、体检
1、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2、体检地点:兰州理工大学校医院。
四、录取
根据《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考生志愿,按理科划定公共课分数线,专业课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取时,专升本考生不享受各类照顾政策。
五、学校收费标准
学费:4700元/年·生,住宿费:按同级相关专业收费标准执行。
六、到校乘车线路:乘1、6、31路等公共汽车至西关什字、小西湖转乘111路、139路、107路公共汽车达学校。
七、兰州理工大学酒泉校区专升本招生计划及专业课考试科目:
专业
代码
本科专
业名称
科类
专升本
学 制
招生
人数
相同、相近专科专业
专业课名称
080503T
新能源科学
与工程
理工
(专+本)五年
80
能源类、机械类等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数学》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
理工
(专+本)五年
80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技术;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数学》
合计
160
通讯地址: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兰州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30050
联系电话:0931-2973947 传真:0931-2755263
http://www.lut.cn
Email:gdzb@lut.cn
欢迎报考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专升本招生考试课程大纲
《英语》考试大纲
(适用于所有专业考生)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英语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领会式掌握3500单词,具体要求可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英语二级和三级的目标要求)。
二、考试范围
主要涵盖专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参照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二级和三级的要求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怪题,以基础知识为出题的核心内容。为保证试卷的信度,除翻译部分和短文写作是主观性试题外,其余试题都采用客观性的多项选择题形式。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翻译和短文写作。
(注:听力理解部分,可由考生所报考院校根据其本校专业要求,具体制定实施。)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共四篇短文,每篇后有5个问题,共20题,计40分,每题2分。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内容为题材较广泛、语言难度中等的短文,总阅读量控制在800至1000词之间。本题向考生提供四篇短文,题材包括日常生活、史地、文化、科技常识、人物传记等。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每篇短文后有5个关于短文内容的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考生在仔细阅读短文以后,从每个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下面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可以用来回答问题或补全句子的正确或最佳的一项。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40小题,计40分,每题1分。题目中40%为词和短语的用法,60%为语法结构。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大纲词汇、短语、语法及句法结构的能力。本题向考生提供40个小题,每小题是一个留有空白的不完整的英语句子。要求考生在小题下面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正确或最佳的一项。
第三部分:完型填空(Part III Cloze)。共有一篇短文,含20小题,计20分,每题1分。完型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题向考生提供一篇短文,在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200-260词之间)中留有20处空白,文后为每个空白提供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答案,进而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成为内容连贯、没有语法错误的通顺文章。
第四部分:翻译(Part IV Translation)。翻译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共有10小题,英译汉和汉译英各5个题,计30分,每题3分。翻译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具备初步的翻译能力。其中英译汉的句子选自该试卷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的四篇短文中,有三篇是每篇选一句,有一篇选两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背景和含义,将所提供的英文原句直译或意译为汉语;汉译英是将五个汉语句子译为英文,重点是关键词和核心语法、句法的翻译表达。
第五部分:(写作(Part V Writing)共有1小题,计20分。短文写作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的初步能力。要求考生写出一篇100-120词之间的英语短文。文体包括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要求考生能围绕主题正确表达思想、语句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
四、试题难易度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五、说明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长度为A4纸10-12版。
《计算机》考试大纲
(适用于所有专业考生)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所有考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必须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理工农医类考生还必须具有利用所学高级语言能够编写一般应用程序的能力;文史财经类考生还必须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具体要求:
(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3. 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方法。
4.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5.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掌握中文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8. 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9.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具有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的能力。
10.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11. 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二) 程序设计能力(仅限理工农医类考生)
1. 了解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及表示。
3.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具有应用所学语言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三) 数据库应用能力(仅限文史财经类考生)
1.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与特点。
3. 了解数据库、表的概念与操作。
4. 了解数据查询和操作(增、删、改)的基本方法,。
5. 掌握常用的SQL语句,
二、考试内容
(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 信息高速公路与“金”字工程。
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原理)。
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数制及其转换、编码、信息存储单位)。
5. 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6. 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
(二) 微型计算机及其使用
1.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2.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4.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与组成。
(2)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3)微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
(4)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5)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7)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8)控制面板及其使用。
(9)应用程序的运行与退出。
(10)中文输入法及其使用。
(三) 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组成与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网络协议。
3.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与特点。
4. 常用网络传输介质及网络设备。
5.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其接入方法。
6.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WWW、E_mail、FTP)。
(四) 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
(2)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3)文档的创建、输入、编辑、排版与打印。
(4)表格的制作与使用。
2. 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2)中文Excel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3)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
(4)单元格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与引用。
(5)数据处理的概念及其简单使用。
3. 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2)中文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3)幻灯片外观的设置与放映。
(五) 程序设计能力(仅限理工农医类考生)
1.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及表示。
3.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掌握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能够利用所学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
(六) 数据库应用能力(仅限文史财经类考生)
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特点。
2.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与特点。
4. 数据库、表的概念与操作。
5. 数据的查询与维护(增、删、改)。
6. SQL数据查询命令的基本使用。
7. SQL数据更新命令的基本使用。
三、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四、说明
理工农医类、文史财经类分别命题,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试题相同,理工农医类考生增加程序设计能力考试,文史财经类考生增加数据库应用能力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长度为A4纸8-10版。
《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所有专业考生)
总体要求:
考试根据本大纲要求,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和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或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并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大纲对内容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 “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会”和“掌握”两个层次。
内容及要求: